国外离心式渣浆泵的研究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主要从分析固体颗粒在叶轮中的运动入手提出计算公式
有三个代表性研究成果
1937年,奥布雷恩等对固体颗粒在离心泵叶轮内的运动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试验,研究了颗粒粒径和渣浆体积浓度对泵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砂水混合物在叶轮内运动的物理模型
1942年
费而班克提出了输送固液混合物时泵的理论扬程表达式
也是渣浆泵的基本方程式
1962年,太田启吉良将离心式砂泵叶轮和泵体内的流动
作为弯曲流道及其流管外面外加压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利用图解法示出固体颗粒在叶轮内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和轨迹
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如高速摄影)观察颗粒在叶轮内的运动
用以验证提出的颗粒运动方程
进而试验研究确定数学模型
1963年,板谷树、西川孝雄用高速摄影机
对固体颗粒在砂泵叶轮内的运动轨迹进行拍照,并进行了分析
1975年,扎里亚分析了固体颗粒受力和对泵性能的影响
得出了泵送混合物时水头与泵转速、混合物流量、固体颗粒密度
粒径和叶轮出口宽度等参数之间的经验公式和泵效率与混合物容重
粒径和叶轮直径之间的经验公式。
在这个阶段,主要利用有限元等方法运用计算机等工具
对泵内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
1980年,M.罗科,F.雷哈特提出叶轮有效运转寿命由最大局部磨损来确定
叶轮最终设计是最佳水力型式和最佳腐蚀型式兼顾的方案
1983年,B.卡列林提出叶轮叶片磨损强度
随着泥沙颗粒尺寸逐渐增加而增强
粒径增加会引起叶片进口区的显著磨损
1986年,罗科等人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环形压出室内的水力损失
指出水头损失与压出室的形状、流量、浓度和从叶轮流入的边界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石家庄渣浆泵厂家,石家庄RT(瑞特)泵业专业生产渣浆泵和渣浆泵配件,以及渣浆泵选型。
版权所有: 2025 石家庄瑞特泵业有限公司